11月14日,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:近日,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印发《西安市居住区配套设施配建指南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》),进一步规范西安市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,完善居住区配套设施的功能类型、指标控制及规划建设要求等。
《指南》明确了15分钟、10分钟、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居住街坊的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控制要求,形成详细的“清单式”表格。《指南》在国家规范和西安市地方文件的基础上,强化公益类服务设施的刚性管控,对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充电、快递送达等新兴设施无处安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,增补了环网柜、再生水设施、邮件和快递送达设施、口袋公园、健身绿道等设施,提升居住区品质。
《指南》还明确了公益性设施比例及建设内容增加小型多功能运动(球类)场地、室外综合健身场地、儿童老年人活动场地、室外健身器材、口袋公园、健身步道、文化活动站、社区服务站、社区配套用房(社区党群服务中心)、社区食堂、托儿所、养老服务用房、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公益性设施配建要求,并要求公益类设施的规模不得小于地上总建筑面积的3.6%,最大化保证公益设施需求,并为新型设施的配建需求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。
在老城区等用地紧张的地区,鼓励将15分钟、10分钟生活圈层级的配建设施,如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、文化活动中心、社区农贸市场、社区服务中心、老年养护院、卫生服务中心(社区医院、门诊部)等纳入居住用地内配建,在满足本级配套要求的前提下,可根据居民实际需求,选择15分钟、10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,逐步完善区域内居民公共服务设施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责任编辑:马媛
版权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邮箱1037642927@qq.com1.本页面内容及图片,仅代表发表作者立场,与本网站无关;2.本页面内所展示图片,版权归属原始作者,因此带来的法律责任由原始作者承担;3.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,本网站依法保留追究权等;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news.nongshewang.cn/minsheng/364.html